几个月前,我们团队发表了《新公司法视角下法人涤除》,反馈强烈,很多当事人主动联系我们求解法定代表人、高管如何涤除。作为最早实践涤除业务的律师团队,我们利用实操案例和经验为广大受众做了令人信服的解惑。
为服务更多人群,我们本期继续分享法人涤除诉讼代理中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,这些都是满满的干货,希望对因限高措施正在苦恼、迷茫的法定代表人、高管彻底解困做出正确地法律指引。
▌一、法人、高管涤除在法院裁判中的指引方向
“变更法定代表人属于公司内部自治事项,应由公司决定,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受理的范围。”2017年对该类案件法院的观点导致该类案件立案难。法院认为,公司未就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作出正式决议,法定代表人提出的变更工商登记的请求将不予支持。
2024年7月3日,最高法:今年以来撤销失信人员62万人的醒目标题,表明法院的态度有了转变:“司法介入应保持谦抑性,公司变更登记事项确应以公司内部自治为一般原则,但并不排除司法在特殊情况下介入的情形。”
2024年7月8日,最高检:对法定代表人被错误“限高”等违法执行行为开展监督,维护企业合法权益。以上说明最高法、最高检对法定代表人、高管的涤除诉讼有了政策上的倾斜。
▌二、 涤除诉讼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
1. 原告身份
目前涤除诉讼大部分是法定代表人,但是根据实操,我们也遇到过公司高管(董事、监事)诉讼涤除的需求,这需要我们越来越重视;
2. 案由
我们认为案由是对案件准确定性,适用法律以及管辖的基础,故需要我们依据最高院的《民事案由规定》找出准确的案由;
3. 诉讼前置条件
很多案件起诉前需要前置必要条件,这些条件有法条明确规定,也有根据案情需要在起诉前做好准备。作为立案证据之一,我们在多次实操过程中,会根据案件实际背景提前指导原告做好诉前必要前置工作,以便为涤除诉讼打好基础;
4. 诉讼请求
诉讼请求是涤除起诉状的题眼,这就要求代理人要熟知涤除变更请求权法律基础,做到撰写简洁、准确、具有可操作性,为后续解除限高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;
5. 限高措施类型
根据我们实操分析,法定代表人和高管遭遇限高措施有多种不同成因。不同的成因会有不同的法律涤除应对操作方案。尤其在法定代表人涤除诉讼中,我们会特别强调、分析成因结果,同时匹配法律涤除方案;
6. 证据
制订好涤除法律方案后,就要收集相关证据支持诉讼请求,我们认为在证据收集、举证上要符合“高管与公司间是否存在实质性利益关联”这一实质要件;
7. 执行涤除
所有的涤除诉讼收到判决后,大部分都还要经过执行涤除。截止目前,通过我们实操数据和已公开判例,我们团队已深刻理解全国各区域的裁判规则和执行涤除技巧,为解除执行限高做好最后一步的准备;
通过以上细节的分享,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受众人群了解自己的背景、法律地位以及分析可行的解决之道,如有任何困难都可以联系我们,我们期盼能为迷茫的你点燃生活希望,恢复自由之身。